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22 点击次数:72
前言:
从印度方面泄露出来的情报显示,这回印巴关系紧绷,基本上是印度的精心安排。莫迪在克什米尔采取了取消当地自治权、对伊斯兰教歧视等极端措施,还派出大量军队压制当地民众的合理诉求,导致矛盾加剧。面对政策失误,莫迪选择不认错,为了获取更多支持,转移内忧外患,把矛头指向了巴基斯坦。
莫迪一直在大力渲染激烈冲突的氛围,甚至为了应对局势拒绝了普京的邀请。在与普京的通话中,莫迪特意争取俄罗斯在武器和弹药方面的支持。然而,从战场上来看,印军并没有得到任何便宜,反而是他们的武器装备被彻底压制。在边境地区经历了9天的激战后,印军一直没有取得优势,这种持续的消耗也开始让莫迪警觉,意识到该是收手的时候了。
1
美以在凌晨对胡塞武装进行了大规模轰炸,这可把印度给惊着了。5月6日,联合出动了30多架战机,对胡塞武装发起猛烈攻击,听说他们投下了50枚精确制导的炸弹和导弹,炸毁了胡塞武装在荷台达的一些民用目标。不过,胡塞武装的军事目标却没遭受重创,他们还是有能力对美以进行反击。这次轰炸无疑给印度敲响了警钟,提醒莫迪,如果和巴基斯坦爆发大规模战争,那他的所有野心都将泡汤,莫迪心中的那些梦想也会随之破灭。
红海航运危机让印度的经济真是血流不止,这个国家在这方面的脆弱性可真不容小觑。印度是全球最依赖红海航线的国家之一,差不多30%的国际贸易和60%的能源进口都得走这条路。数据显示,印度海员在全球海员中占了15%。自2024年10月起,胡塞武装频频袭击红海商船,让印度的出口下降了20%,集装箱运费更是暴涨了400%,一些航线不得不绕行非洲,运输时间大约延长了15天。尽管印度想借这次危机来加强它作为“印度洋安全提供者”的角色,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,反而遭受了不小的损失。
仅在2024年12月,印度就因延误滞留港口的货物损失达到了12亿美元。美以作为全球最强的军事力量,在胡塞武装面前却显得束手无策。对于印度来说,面对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,他们的胜算真不大。巴基斯坦地形复杂,人口超过1亿,还有强大的大国在背后支持。美以在对付胡塞武装时都没能取得胜利,印度自然也很难在与巴基斯坦的战争中赢得优势。
2
印巴边境的激烈冲突不断,战斗持续了整整7天,结果收到了7个坏消息,让莫迪心里很是发愁。从数据上来看,印度可是占了绝对的上风,经济总量、军费、兵员、武器装备,处处都是印度的优势。当前,印度现役军人数量在132万到145万之间,明年军费预算高达840亿美元。而巴基斯坦现役兵力则在58.7万到67.5万之间,军费预算只有大约123亿美元,连印度的15都不到。再说印度陆军,主战坦克数量在4000到5000辆之间,包括T-90、T-72和国产的“阿琼”等,火炮也有4000多门;而巴基斯坦陆军的坦克数量大约在2000到2900辆。
印度空军的战机数量超过1400架,里面包括36架“阵风”、270架苏-30MKI以及米格-29。而巴基斯坦空军则有大约400到600架战机,主要是75架“枭龙”Block3(搭载霹雳-15导弹)和歼-10CE。至于海军方面,印度拥有2艘航母(“维克兰特”号和“超日王”号)、19艘潜艇(其中1艘是核潜艇)和155艘舰艇。相比之下,巴基斯坦海军没有航母,主力舰为8艘中国制造的054AP护卫舰和S-20P潜艇。数据一对比,印度的优势一目了然。
在这9天的激烈战斗中,印度接连遭遇了7个坏消息。首先,印度的火炮被巴基斯坦的SH-15火炮完全压制,至少有5个据点被摧毁,而印度却没能对巴基斯坦的据点造成伤害。其次,阵风战机在对抗中被巴基斯坦的歼10C完全压制,几乎无法反击。再说,印度的航母对于巴基斯坦的反舰导弹束手无策。还有,印军的P8A反潜机被巴基斯坦的05A锁定。接着,印度的电子系统也遭遇了巴基斯坦电子战设备的压制。与此同时,印度无法获取西方装备的源代码,导致难以充分发挥这些装备的潜力。而且,巴基斯坦不断展示新装备,让局势更加复杂。
3
莫迪政府在战略上摇摆不定,经济基础与军事野心的矛盾让他很难下定决心发动战争。尽管莫迪看似很强硬,但他始终在徘徊,无法做出开战的决定。如今,印度经济陷入困境,失业率飙升至7.8%,通胀也达到6.2%。反对党联盟借这个机会呼吁政府公开军事行动的证据,指责政府“用士兵的生命来换取选票”。
印度目前面临的战略困境,实在是由于“超限野心”与实力之间的差距导致的。莫迪试图通过强硬外交重现辛格时代的经济成就,却对国内的结构性问题以及国际权力的变化视而不见。如果不及时调整战略重点、增强国防自主能力,还得修补社会的裂痕,印度的“大国崛起”可能就会陷入地缘政治的泥潭,难以有实质进展。